1月16日,******珠海市斗门区第五届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。记者从会上获悉,2022年,斗门围绕市“产业diyi、交通提升、城市跨越、民生为要”工作总抓手,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,统筹发展与安全,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,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0亿元,同比增长3%。
产业diyi,实体经济发展主战场加速破局起势
大会宣布,斗门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0亿元,同比增长3%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3.7亿元,增长5.9%,较2021年提高1.5个百分点,占gdp比重约42%,工业经济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。
值得一提的是,斗门固定资产投资432亿元,增长20.5%,其中工业投资214亿元,增长58.8%,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49.5%,比2021年提升14个百分点,工业投资从2020年的60亿元相继突破100亿元、200亿元大关,为工业振兴打下坚实基础。
斗门通过围绕“3 1”主导产业强链延链补链,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、新能源新材料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预计分别实现产值417亿元、197亿元、146亿元,占全区比重分别达43.8%、20.7%、15.3%,pcb企业产值占全市比重近七成,千亿级pcb产业集群初具规模。
5.0产业新空间建设方面,全市5.0产业新空间集中开工(签约)仪式暨富山工业城奠基仪式在斗门隆重举行,供地面积130万平方米,开工建设80栋单体、277万平方米标准及定制厂房,两项指标均排名全市diyi,建成162万平方米全市连片规模zui大、全省单一项目建设总量领先的5.0产业新空间。
深化改革开放,创新发展主导战略深入实施
斗门全面深化改革攻坚,稳慎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全国试点和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建设,加快推进斗门镇上洲村村企合作建房和莲洲镇福安村村民公寓建设,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,经验做法得到中央农办、农业农村部认可。
同时,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合作,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主线,加快打造合作区战略拓展区,港珠澳现代农业示范园投产运营,澳门同创智谷、斗门文旅产业港澳创新创业基地加快建设。据了解,斗门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,扶持跨境电商和国际快件业务发展,打造开放型新经济,预计完成外贸进出口额438亿元,同比增长10.6%,为近七年同比增速zui高。强化外资扩存量引增量,预计实际吸收外资3380万美元。
当前,斗门科技创新动能更加强劲,通过大力实施强核赋能行动,科技型企业规模加速扩大,预计全年高企数量达239家以上,252家企业成功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,较2021年实现倍增,推动351名应届高校毕业生进入科研助理岗位,完成率达605%,全区年度专利授权2236件,同比增长30.4%,科技创新有力支撑产业转型升级。
区域协调发展,西部中心城区先导区加快建设
大会提到,斗门高标准打造区域交通枢纽,积极配合珠海隧道、珠海大道扩建、机场北快线北段、香海大桥西延线等重大项目建设,香海大桥建成通车,实现斗门与香洲15分钟快速联通,珠肇高铁先行段虾山瓦子佬山隧道开工建设。区内骨干路网体系不断完善,胜利路、胜利大道等工程陆续启动,莲鹤大道、珠峰大道快速化提升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,167公里“四好农村路”升级改造工程完工。
通过高质量完成“三区三线”划定工作,优化生产、生活、生态空间布局,高规格谋划东湖片区发展规划,充分对接上位规划及重要设施规划,基本形成东湖片区城市设计成果。
斗门的生态环境也在不断改善,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有力推进,pm2.5再创历史新低,8条城市黑臭水体和17条问题河涌完成整治,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%达标,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100%。斗门整区推进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建设取得突破,国家级零碳科技 乡村振兴协同发展先行示范区启动建设。
农业农村优先发展,乡村振兴全国示范样板加快打造
当前,斗门农业生产能力稳步提升,全区农业总产值增速预计达10.9%,首次达到双位数增长。推动3736 亩撂荒耕地复耕复种,实现“良田”回归“粮田”。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.5万亩、产量2.9万吨,实现稳产增收。推进“菜篮子”基地建设,7个“菜篮子”稳供基地、5个产品配送平台获得市级认定。
大会提到,斗门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新增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家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8家、市级示范合作社4家,累计培育农业龙头企业、示范合作社、示范家庭农场 53家。其中,斗门荔枝入选2022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,拥有省名牌产品、省名特优新农产品等189个,4条村获2022年省“一村一品、一镇一业”专业村。
此外,农村三产加快融合发展,斗门区现代粮食产业园和预制菜产业园获评2022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,出台支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,投资近百亿元、规划总用地面积1250亩高标准打造预制菜产业园。
乡村建设方面,投资6.5亿元重点打造“黄杨宋莲”主题的乡村振兴示范带,首期重要节点项目全面开工,构建“2 1”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带。
以人民为中心,不断惠民生解民忧增进民生福祉
斗门持续加大民生投入,保持70%财政收入用于民生事业。
教育方面,完成金茂小学、金茂中学、第二实验小学等一批学校新建和改扩建,新增学位9070个,完成率达114.8%。与北师大合作托管富山学校,启动富山新城1所初中、2所小学和2所幼儿园建设。组建6个中小学“混合型”办学集团,与北师大、华中师大等高校合作办学。推动实验中学、珠峰实验等5所学校打造区域“名校”,促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。
医疗方面,启动以遵医五院牵头,莲洲镇卫生院、白藤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农村卫生服务中心(站)为试点的全市首个紧密型医共体建设。区侨立中医院门急诊医技楼、区妇幼保健院新院、井岸镇卫生院加快推进,乾务镇卫生院升级为中心卫生院。
文化方面,高位推动全区文明城市创建,完成全区13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标准化建设,斗门区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通过省批复正式开播。加快文旅融合发展,推动接霞庄·和园等项目开工建设,莲洲乡村旅游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,沙湾小院、停云小镇、天天惦记等特色民宿获评广东省首批驿道乡村酒店,斗门旧街、排山古村、接霞庄等一批特色文化景区加快打造。“装禾虫习俗”入选第八批省级非遗名录,新增3名市级非遗传承人,建成省级非遗项目“横山鸭扎包”传承基地。
经济增长按7%把握、确保实现6.5%
2023年是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是斗门集聚发展优势、加速蓄势腾飞的关键之年。
斗门区委书记苏虎宣布,经济增长6%以上,实际工作中要争取更好结果,经济增长按7%把握、确保实现6.5%。
大会强调,斗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,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,深化落实市“产业diyi、交通提升、城市跨越、民生为要”工作总抓手,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,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,深入打造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战略拓展区,加快构建以“大产业、大城市、大交通”为支撑的“大斗门”现代化发展格局。

产业招商/厂房租售:
或微信/手机:
请说明您的需求、用途、税收、公司、联系人、手机号,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。
长按/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
pa捕鱼王app官网的版权声明:本文由珠海厂房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,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pa捕鱼王app官网删除 400-0123-021 或 13391219793